因为对铁原阻击战和傅崇碧将军非常熟悉。
铁原北部是朝鲜为数不多的平坦地区,非常适合美军机械化部队展开行动。在5月27日,“联合国军”已开始全线反击,并占领了汶山、永平、华川、富坪里和麟蹄一带,继续向铁原、金化和杨口发起攻击,同时将涟川与铁原视为主要进攻目标。如果右翼的美军迅速夺取了铁原,则位于其南侧的志愿军主力三个兵团以及朝鲜人民军一个师将会被切断退路,面临被围歼的风险。如此一来,整个朝鲜战争局势将发生逆转! 形势十分危急。5月28日17时,彭德怀下令正在铁原附近准备休整的志愿军第63军,并指挥第65军194师,迅速在涟川与铁原之间布置防御,以任何代价牢牢守住铁原10至15天,以阻挡敌人的攻击,为兵团主力和伤员的转移提供掩护。
第63军原属于华北军区,原身包括冀中游击队和白洋淀的雁翎队等老牌抗日队伍。游击战、土攻和地道的经验丰富。入朝后划归志愿军第19兵团,负责的军事领导为傅崇碧担任军长,龙道权担任政治委员。其下辖包括:第187师,由徐信出任代师长、张迈君为政治委员;第188师,张英辉为师长、李真担任政治委员;以及第189师,由许诚领导、蔡长元作为政治委员。此外,还配有由赵文进领导的194师。 63军在朝鲜作战已有两个多月,部队的减员情况相当严重,加上配属兵力总共仅有2.4万余人,以及只有240多门重型火炮。相比之下,美军拥有骑1师、第25师等四个整编师,共计4.7万兵力,火炮超过1300门,坦克数量也超过400辆,还有强大的空中支援。在如此悬殊的兵力与火力对比下,要让63军守住宽25公里、纵深20公里的防线实属困难。
从长津湖开始就有若干发生在不同部队的场景被压缩在同一个连队,为了让观众感受到一套主角多个故事。
这场电影看完后,往往跟熟悉中的铁原阻击战那么的不同。说说几点感受和对应的过程吧:
1、关于橄榄球打法
橄榄球打法是美国特别推崇的齐头并进,参加铁原阻击战的范弗利特以前是橄榄球运动员,李奇微也是个橄榄球教员。包括铁在烧纪录片里橄榄球的场景也出现了很多次。这个是美国人根深蒂固的运动。有些人觉得橄榄球赛是多余的,但电影中出现那一段并不违和。
2、关于围歼比利时营
围歼比利时营是的确存在的,187师562团1营、率先击破临津江北岸的侦察队,临津江战役打响后,瞬间就控制了比利时诺森伯兰营关重要的坦克浮桥,大门关上后、围歼比利时营的战斗正式打响。但实际上,这个战役是整个战役的序幕,后面第187师第560团雪马里全歼号称英军王牌部队格劳斯特营及配属分队,缴获坦克18辆、汽车48台,也非常精彩,但是被导演跳过了。
3、关于钉子战法
189师是钉子战法的核心,影片中也用熄灯号委婉的表示了。但是表现的依然不够。189师只有9000余人,难以承受几万美军的全力进攻,师长蔡长元急中生智想出一招“天女散花”,把全师人员分为200多块阵地,分散防守各处,成为了美军眼里二百多个扎眼的“钉子”。这种战法对阻塞敌人进攻是起了很大作用的,但也让189师200多个阵地都变成了孤军,后勤补给根本就到不了这些分散的阵地上,这完全是一种以命换时间的打法,189师上下的每一位官兵上了阵地后都没再想过能活着回来,是真正的“置之死地而后生”。
美军只得接受189师跟他用命拖时间的打法,一个个地去对付189师的小阵地,美军集中兵力火力,平均每30分钟就全灭一个小阵地。 傅崇碧多次询问蔡长元战况,师长蔡长元只是回答:“你们只需尽快构筑二级阵地。” 挂下电话后,傅崇碧双眼流泪,心里知道蔡长元还有一句话憋着没说:“不要让我们189师白白牺牲。”
当189师回到大后方,傅崇碧不敢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个“师”级部队,除了送到医院的伤员外,原先9000多人的部队居然只剩下700多人的即战力,蔡长元一个师长直接成了一个不满编的团长。
4、关于阻击小队跳崖
李默尹跳崖也是有对应故事。坚守在207高地的第188师563团1连2排,仅剩下8名战士。此时,他们的弹药所剩无几,与上级和邻近队伍的联系已然中断,四面受困。当子弹耗尽后,他们便用刺刀、枪托和石头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再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6月6日,188师563团1连2排的8名战士在陷入四面包围的情况下,副排长李炳辉带着士兵们高呼:“胜利属于我们,祖国人民万岁!”接着一起跳崖,5人当场摔亡,3人摔伤腿,后侥幸费力爬回到部队里。
5、关于“我们回不去了”
李想的一营对应的是内外加的第188师564团5连,坚守的是279高地,易攻难守。从清晨持续到下午,敌方的“机甲部队”始终未能前进一步。我方工事损毁殆尽,弹药和手榴弹也已耗尽。官兵们通过从敌人尸体上收集获得的弹药,再次击退了敵軍的一次攻势。而五连也是被水库的洪水孤立成为死地。中间有个美化的就是,当初韩国的水库都是手动放水,没有电动之说。而最终水库也是被5连炸掉的,不是手动放水。
5连战士们早年是冀中平原抗日游击队出身,见到美军要来山里跟他们打游击战,虽然知道自己已经没有生还的希望,却还是高兴他们最后能让美军吃点苦头。 他们双手挖战壕,四处游击,没有弹药就从打死的美军士兵身上拿,几十人竟也在一时间内给美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下午2时,在一次攻击间隙中,5连连长拨打电话向团长报告。这通通话成为了5连官兵在内外加小孤山上的最后声音。在此之后,第5连与团指挥所完全失去了联络……
6、关于一防和二防
63军并不是反复争夺一防,其防线一退再退(伴随着一个个钉子和熄灯号)第十三天时已经逼近铁原正面最后一道防线。傅崇碧将军也并不是安然无事的在铁原指挥战斗,美军的轰炸把铁原变成了废墟。同时美第三师从东面的包抄几乎就要合围铁原,63军一度被逼到了绝望,就在这时接到了40军换防的通知,前往伊川地区休整。63军全面后撤让出最后一道阵地。
7、关于夜袭美军阵地
没错就是唱歌的那场战斗,实际上对应的就是徐信的夜袭。 此外包括影片结尾的炮击美军,看起来是个结局,很多人感觉是志愿缺衣少食下的美化。实际上该场景也是史实,但实际上是把一个故事才成了两个场景来拍。 但是,这么重要的战斗,至少要给徐信师长一个出镜才对。具体情况如下:
6月9日,徐信师长的手里,实际能够使用的兵力只有一个团。 但更重要的是,无论蔡长元还是张英辉,他们在前面的防御中,已经把阻击战的招数施展到了极限,蔡长元的机动防御最大地削弱了美军进攻的势头,张英辉的藏兵于九地之下让美军步步难行。但是打到这个时候, 志愿军在铁原前方的防御空间已经基本被用光 ,而且美军经过十几天的鏖战,也逐渐掌握了志愿军的作战规律,铁原前方并非高山峻岭,在丘陵地带以饱和的火力强压下来,187师不可能仅仅依靠意志就守住阵地!
就在这万般危难之时,徐信师长十分平静地拿出了自己的方案:“ 守不住,就不守好了,只要不让美国人进攻就可以完成志司的任务嘛 。”
徐信的办法就是两个字: 反攻 !
63军还有一个炮团还有一个火箭炮营没有用,一是因为弹药不够,二是因为没有防空力量,怕遭到美军空军的打击,所以一直都没敢用,美军也以为63军没有炮兵,没有做出防炮击的准备。187师师长徐信找到军长傅崇碧,说要对美军发动大规模的反击,让炮兵提供掩护。傅崇碧听后决定赌上一把,把所有火炮都交给了徐信。
徐信的看法是, 美军的防守固然坚固,但是如同曹操铁索连舟 ,看似安稳,但也把自己栓死了,枪是够不着它,也打不动,可要是炮来打呢?那它周围的开阔地就不够了,我们打它,它不跑就是靶子,要跑,周围那么密集的车辆人员,还不知道要压死多少自己人呢。既然如此, 与其在阵地上等他来攻,不如我们先去给他来个火烧连营算了。
我们的炮兵原来不好打它,是运动不上去,现在铁原都打到了自家门口。 我们把前线的迫击炮集中起来,加上军部的火箭炮,拉上去就能进入射程,不设炮兵指挥所了,也不要瞄准了,那样大的目标,打着什么算什么,给他来个一锤子买卖好不好? 等把它打毛了打乱了,步兵上去,这么大的动静,不信美国人一两天能缓过来!
这个时候63军还是有炮兵的,但是志愿军的大口径火炮阵地一贯是美军空中攻击的首要目标。所以,铁原之战大部分时间,炮兵部队一直没有痛痛快快打过一仗,始终在和美军捉迷藏。志愿军的火炮阵地已沉寂多日,大部分重型火炮已经随主力部队后撤。只有 大口径迫击炮还留在阵地上,火箭炮营 还没有撤走。仗打到这个份上,已经容不下任何犹豫了!
对徐信这个建议,傅崇碧一拳砸在桌子上,把军直属的火箭炮营交给了徐信,187师反攻的方案就此制定!徐信的反击, 在6月10日夜间打响,出击的炮兵部队一线配置追击炮,二线配备“卡秋莎”火箭炮,在步兵掩护下悄无声息地进入美军对面的阵地。
因为志愿军部队已经很久没有进行过成建制的炮火反击了,美军以为我志愿军部队已经没有了炮兵,因此只对步兵袭击做了防范。
凌晨2:00,由1门120毫米迫击炮发射黄磷燃烧弹指向,63军炮兵各自为战,在最短时间内把炮弹打光,当面美军上百辆坦克围成的营地顿成一片火海。 混乱中美军并非不想还击,但仅仅打了几炮就发现。中国军队的炮兵阵地无从分辨。猝不及防中, 美军的储备弹药被志愿军发射的火箭弹点燃, 剧烈的殉爆造成了比志愿军炮击更壮观的爆发。
“ 我们的炮不是在一个阵地上,从前线十几个点一起朝美国人的头上打。美国人阵地上,那不是一般的爆炸,是整个一片在燃烧,坦克啦,炮啦,远处也看不清楚,可那个火和平时不一样,那是一种红的,黄的,白的掺杂的火,是铁在烧! ”
“战士们一片呼喝,都在齐声呐喊者: 炮兵!炮兵! ……”
炮击之后,187师的突击队乘着美军混乱之际,对美军营地发动突袭,这一次,突击队员直把手榴弹丢进残存的美军营帐之中,美军大营都成了一片火海!187师顶住了,傅崇碧松了一口气,李奇微叹了一口气……
徐信迅速命令剩下的全部官兵对美军发动进攻,美军不知道状况,很多士兵连衣服都没穿就慌忙逃窜,一夜后退了几十里路才停下。 经这次打击,该敌连续3天未能出动。
尾声
6月11日,当美军正式攻破铁原。次日,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都是美军拿下了铁三角。但当想进一步向北推进时,愕然发现铁原城的物资人员已经全部撤离,北部又构筑成功了一道稳固的新防线,李奇微收到战报气的暴怒,知道自己的计划落空了。
拿下铁原的损失让美军开始重新审视这场战争付出的代价,从而为停战谈判打下了坚实基础。铁原阻击战的成功,为志愿军主力争取了在“三八线”附近重建防线的时间,粉碎了美国试图在朝鲜中部实施东西海岸登陆的计划。从取得的胜利和实现的战略目标来看,铁原阻击战是迫使美方高层启动停战谈判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决定志愿军命运的一场关键战役。
傅崇碧将军在回忆录中提到:“我们在涟川和铁原地区进行的防御战,是我军继第五次战役前两个阶段消灭6410名敌人的胜利后,又一次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这场作战是63军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最为激烈和残酷的一次,许多连队奋斗到最后,只剩下十几人,但最终都圆满完成了使命。” 战后,彭德怀特意前往第63军探望指战员,他激动地说道:“同志们!你们的表现非常出色!在铁原,你们63军坚守了13天,为东线部队的撤退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效地打击了敌人的气焰。你们是真正的铁军,我会向毛主席报告你们英勇卓越的事迹。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都为有你们这样的英雄部队而感到自豪……”听完彭德怀的话,所有指战员倍感振奋,高呼“祖国万岁!”“一切为了祖国!”
感谢这部影片让我们重温七十多年前的铁原战场,回顾这场生死存亡之战中那些可敬的人们。他们那句坚定的誓言“我们的每一道防线和每一处阵地,都是用鲜血守护!”深深打动并激励着所有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