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纪录片《里斯本丸沉( chén)没》之后,我对管虎导演的( de)电影《东极岛》充满期待。
结( jié)果期待有多高失望就有( yǒu)多大,这是一部价值观扭( niǔ)曲的电影,它深深伤害了( le)当年那些出海救人的东( dōng)极岛渔民。
看过《里斯本丸( wán)沉没》的朋友都知道,这场( chǎng)海上救难渔民们并没有( yǒu)和鬼子直接对抗,他们只( zhǐ)是单纯地救人。
鬼子登岛( dǎo)要人,渔民们也没反抗就( jiù)把人给交出去了。但他们( men)还是偷偷藏下来三个英( yīng)国人。也正是这三个英国( guó)人,将里斯本丸沉没事件( jiàn)公诸于世。
在这场营救中( zhōng),中国渔民该救人救人,该( gāi)妥协妥协,该隐藏隐藏。可( kě)以看出,每一次选择,都发( fā)自最朴素的人性。

但是在( zài)电影《东极岛》里,渔民完全( quán)不是这个样子,他们被塑( sù)造得保守、狭隘、软弱。
先说( shuō)保守,东极岛上有条祖训( xùn),女人不能下海,就为了这( zhè)条祖训,倪妮扮演的阿花( huā)又是砸墙又是演讲,没耽( dān)误这些工夫,朱玉龙扮演( yǎn)的阿赑死不了。
安排这么( me)一段,纯粹是为了蹭一下( xià)如今女权的热度,往电影( yǐng)里搞一点女性觉醒的元( yuán)素。不是不行,但是对于推( tuī)动剧情发展毫无帮助。
再( zài)说狭隘,电影里的两位男( nán)主角阿赑和阿荡兄弟,是( shì)被渔民首领吴老大从海( hǎi)里救回来的海盗后代,结( jié)果被渔民们隔离在了岛( dǎo)西边,颇有些当年美国、南( nán)非种族隔离的风采。

也不( bù)知道为什么就这么恨这( zhè)两个人,可能是祖上遭过( guò)海盗。然而当鬼子来的时( shí)候,和这两兄弟相比,渔民( mín)们啥也不是。
这就要说到( dào)软弱。东极岛还有一条祖( zǔ)训:海难必救。结果阿荡救( jiù)上来的那个英国士兵把( bǎ)渔民们吓坏了,赶紧满岛( dǎo)搜人,打算把人还给鬼子( zi)。
后来鬼子登岛要人,杀了( le)一家岛民,除了吴老大,其( qí)他人都像鹌鹑一样瑟瑟( sè)发抖。最后那个英国士兵( bīng)自己站出来救了他们。

那( nà)么最后渔民们为什么会( huì)选择奋起反抗呢?因为阿( ā)赑端了鬼子的炮楼并且( qiě)在里面发现电报,鬼子要( yào)屠村。
伸头也是一刀,缩头( tóu)也是一刀,没有退路的渔( yú)民这才选择和鬼子拼了( le)。
然而拼的方法也很古怪( guài),单纯就是到海上救人,不( bù)打鬼子。鬼子的几艘摩托( tuō)艇全都是阿赑和英国人( rén)掀翻的。
所以到最后,真正( zhèng)杀鬼子的是海盗的后代( dài)和英国战俘,跟岛上的渔( yú)民没啥关系。
再对照一下( xià)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里( lǐ)渔民的表现和人品,这不( bù)就是在骂人吗?
起初我还( hái)为导演着想,感觉他这么( me)改是为了让中国观众看( kàn)得爽,否则一部抗战电影( yǐng),中国人一个鬼子都没杀( shā),这多不合适?
但后来我看( kàn)到了导演的播客才发现( xiàn),是我自作多情了。人家压( yā)根儿不相信中国渔民会( huì)无缘无故去救英国战俘( fú)。
导演管虎说,很难理解中( zhōng)国人会冒着枪林弹雨去( qù)救人,他既不是你亲戚,又( yòu)不是你同胞,素不相识,单( dān)纯说因为善良勇敢去救( jiù)人我觉得解释不通。东极( jí)岛上的渔民不知道英国( guó)人是什么,不知道二战是( shì)什么,甚至不知道他们在( zài)做了什么。人物的行为动( dòng)机一直是创作初始困惑( huò)我们的地方,要去解决的( de),我们去和资方聊的时候( hòu),他们都会问这个问题,中( zhōng)国人为什么会去救他们( men)?

中国人为什么会去救他( tā)们?这个问题其实在《里斯( sī)本丸沉没》里就有答案。
渔( yú)民的后代说,当时老百姓( xìng)听到一声巨响,看到有很( hěn)多人浮在海上,立马就去( qù)救人,不论大船、小船,全部( bù)都出动了。救人的时候看( kàn)到还有人在开枪打这些( xiē)人,他们那时候也不知道( dào)是什么人在开枪,反正打( dǎ)这些落水者的都是坏人( rén),后来才知道是日本人。看( kàn)到我们在救人,日本人就( jiù)不打了。
所以,东极岛渔民( mín)们救人的动机并没有什( shén)么抗日或复仇,他们只是( shì)单纯地认为不能眼睁睁( zhēng)看着这么多人命葬身大( dà)海。
没有什么复杂思考,也( yě)没有什么瞻前顾后,有人( rén)落水了,我们要去拯救,就( jiù)是这么简单。
而正是这样( yàng)简单的人性力量,才最为( wèi)动人。它就像一道善良的( de)闪电,破开了战争的阴霾( mái)。

显然电影《东极岛》的编导( dǎo)们无法理解这单纯的赤( chì)子之心,于是给岛民们的( de)行为强加了很多动机,并( bìng)把他们塑造得狭隘、保守( shǒu)、软弱。
在导演看来,没有无( wú)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 yuán)无故的恨,人非得被逼到( dào)绝境中,才能觉醒,才会反( fǎn)抗。他要这种反差感。
然而( ér)这样的塑造不仅贬损了( le)东极岛渔民们的勇气和( hé)品格,更削弱了故事里的( de)人性力量。
真实的历史事( shì)件改编成电影,不是不可( kě)以虚构,也不是不可以注( zhù)入导演自己的价值观。但( dàn)你不能去贬损那些历史( shǐ)中真实存在的善良人们( 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