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不能停!》我挺喜欢的( de),不过在谈它之前,先啰嗦( suo)点别的。
这电影给我一种( zhǒng)久违的亲切,因为它从属( shǔ)的这种喜剧类别,非常传( chuán)统又特别小众。
我一度都( dōu)以为这年头已经没人拍( pāi)这种片了。
这个类别的大( dà)致模式是:一个人因为某( mǒu)种原因,被放到不属于他( tā)的位置上,却歪打正着搞( gǎo)出一番风波,而结局对他( tā)来说也通常是欢天喜地( dì)的。
见过一些学者把这类( lèi)作品称为错置喜剧,姑且( qiě)就这么叫吧。
错置喜剧一( yī)般都带着强烈的讽刺性( xìng),想讽刺什么,就在前面说( shuō)的“某种原因”上狂做文章( zhāng)。
我知道最早的错置喜剧( jù),应该是果戈里的《钦差大( dà)臣》,讲一个游手好闲的青( qīng)年被全镇人当成是钦差( chà)大臣,待遇瞬间上天。
在中( zhōng)国文艺里,最知名的古早( zǎo)作品当属刘宝瑞的单口( kǒu)相声《连升三级》。
一个不学( xué)无术的纨绔子弟,独闯京( jīng)城儿戏赶考,却意外被认( rèn)作是魏忠贤的亲信,遭人( rén)巴结一路官运亨通,讽刺( cì)了明朝官场腐败的生态( tài)。
《年会不能停!》的商业职场( chǎng)题材也不乏先例,个人印( yìn)象最深的是科恩兄弟导( dǎo)演的《影子大亨》。
公司高层( céng)玩弄权术,把一个小职员( yuán)扶成傀儡总裁,没想到业( yè)务竟然被他经营得蒸蒸( zhēng)日上——你看这个梗概设定( dìng)是不是跟《年会》挺像的。
两( liǎng)个片都是一面讽刺资本( běn)家的虚伪贪婪,一面赞赏( shǎng)小人物的真诚品德和草( cǎo)根智慧,可谓是吐出了东( dōng)西方打工人共同的怨气( qì)。
还有一种错置喜剧是往( wǎng)闹剧发展,比如《粉红豹》《糊( hú)涂侦探》这种经典的恶搞( gǎo)片,笨拙无能的主角肩负( fù)重任,稀里糊涂搞定职业( yè)杀手、专业特工,挫败大阴( yīn)谋,全靠各种无厘头巧合( hé)。
别看剧情胡闹,编剧难度( dù)不小,要恰到好处地给反( fǎn)派降智,每集得编出新理( lǐ)由来合理化主角的胜利( lì),从而才能嘲笑严肃谍战( zhàn)片的不切实际。
我反复强( qiáng)调这类作品不好编,是因( yīn)为真的难,门槛高,数量少( shǎo)是情理之中。
不止是华语( yǔ)片,也不止是近年,编剧如( rú)果贪图省力出快活,都不( bù)愿意啃这种硬茬子,而青( qīng)睐段子拼盘式的写作。
比( bǐ)如以前的港片是一群编( biān)剧“度桥”,经常无中生有塞( sāi)一段,不光是喜剧,任何类( lèi)型都可以杂糅。
像成龙的( de)《A计划续集》,周星驰的《九品( pǐn)芝麻官》,都有“一群人误打( dǎ)误撞进了同个空间,互相( xiāng)掩护躲藏”的桥段。
还有各( gè)种喜剧里常见的,你说城( chéng)门楼子,他说小野洋子,每( měi)句台词都双关于是驴唇( chún)不对马嘴地聊下去,最后( hòu)说破一拍两散,本身就几( jǐ)乎是一段相声了。
这种演( yǎn)到位了当然也很有趣,但( dàn)属于快餐,偶尔吃一顿没( méi)啥,顿顿这么来就腻死人( rén)。
而现在许多喜剧被诟病( bìng)为“段子片”“小品电影”就是( shì)这个原因,通篇都是桥段( duàn)拼盘,甚至主线的起承转( zhuǎn)合都不顾了。
下次看喜剧( jù)时,你不妨留意一下,是不( bù)是有整段笑料删除了也( yě)不影响情节的。这种段落( luò)越多,整个电影就越接近( jìn)段子片。
绕了一大圈,终于( yú)又说回《年会》,它的剧本写( xiě)法就完全是上面那种拼( pīn)盘思路的反面。
至少在演( yǎn)到大鹏升职年薪150万的大( dà)经理之前,都是紧扣着《连( lián)升三级》的经典模式输出( chū)。
高级钳工阴差阳错被提( tí)拔到总公司,从K7到K11一路腾( téng)达,每次升职加薪都是一( yī)次混合了权力斗争和装( zhuāng)傻充愣的大型误会游戏( xì)。
情节基本上就是不断变( biàn)化喜剧的花招,来为“调错( cuò)的人维持假身份”这个设( shè)定服务。
一环扣一环,牵一( yī)发动全身,又得时刻把每( měi)个动作布置出双关效果( guǒ)。
让他瞎搞又显出过人的( de)实力,让他出昏招都转换( huàn)成妙计,让他说几句大实( shí)话都仿佛高深莫测,还得( dé)让这一切都有理可循。
但( dàn)凡写过剧本,或者拉片分( fēn)析过喜剧片就知道,这种( zhǒng)情节看似天马行空乱来( lái),其实纯属编剧自己给自( zì)己找不痛快,发挥空间特( tè)别窄,考验非常大。
写这种( zhǒng)喜剧一部耗费的脑力,够( gòu)写前面那种段子片三四( sì)部不止了。
当然,打磨出来( lái)的故事也会非常耐看。
大( dà)鹏整个冒名顶替的过程( chéng)还分两个阶段。
前半段是( shì)是用尽巧合、会错意、先入( rù)为主、谐音、意外、职场规则( zé)和角色的某种性格特征( zhēng),帮大鹏避开一次次穿帮( bāng)的风险。
后半段是许多人( rén)被这个差错拉下水后,又( yòu)都为了那点利益小九九( jiǔ),反过来帮着大鹏,劝阻他( tā)别穿帮,等于自行颠倒设( shè)定反过来演,难度更大。
后( hòu)一个阶段是许多错置喜( xǐ)剧没有的,大鹏对名利的( de)陶醉渐渐变成小老鼠上( shàng)灯台的身不由己,更加清( qīng)晰呈现了大厂权贵的嘴( zuǐ)脸。
有些笑点有抖机灵的( de)痕迹,但剧本不会停在玩( wán)梗的阶段,都穿针引线,把( bǎ)机灵引去别的地方。
比如( rú)大鹏跟白客选英文名,单( dān)独来看就是个纯段子,也( yě)就是放在某音上作流量( liàng)宣传的份儿。
但让你笑一( yī)下不算完事,如果大鹏不( bù)叫这名,后面的一处关键( jiàn)情节就推进不下去,逻辑( jí)会崩盘。
看似逗个乐的,回( huí)头都有照应,这就是段子( zi)电影达不到的段位。
按前( qián)面说的,试试给这种剧本( běn)动剪刀又不伤主体,是几( jǐ)乎不可能的任务。
整个电( diàn)影至少是前面一大半的( de)结构稳固扎实,最多也就( jiù)是砍掉一两句俏皮话嘴( zuǐ)炮什么的,再少东西,戏都( dōu)连不上了。
也正因为这种( zhǒng)出色,以至于到了高潮,真( zhēn)要搞那个打工人反戈一( yī)击的年会了,反而让我觉( jué)得有点泄气。
弄得太过火( huǒ)了,过于露骨地喊出主题( tí),喊了太多太久,就显得中( zhōng)二起来。
那种不加节制的( de)宣泄、感动和励志,跟前面( miàn)含蓄、狡黠又辛辣的讽刺( cì),也完全像是两个世界的( de)东西。
其实要讲励志,早在( zài)它含蓄的部分里就给出( chū)了最强的励志。
用一种创( chuàng)作者的匠心,跟这个电影( yǐng)市场说:
你们看,华语喜剧( jù)不用老是翻拍的,自己打( dǎ)磨打磨原创,不是一样出( chū)牛掰东西?